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

【老子】 001 (道可道,非恒道)

老子 001 (道可道,非恒道)

        「道可道,非恒道。名可名,非恒名。無名、天地之始,有名、萬物之母。故恒無欲,以觀其妙。恒有欲,以觀其徼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。同謂之玄。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」

今本將“恒”作“常”者,避漢文帝諱改。

可以用言語說出來的東西,並非事物的真正實體。它會隨著時間、文化、個人的理解表達而變化。
隨著時間的變化,許多事物的名稱不斷的在改變,事物的道理也不斷的在改變。不同種族的文化,對同一事物的理解表達也是不同。
人以五感接觸這個世界,五感對事物的感覺也就成為了每個人對事物道理的理解。
五感給人看到真實的世界嗎?
答案是絕對不能。
五感只會誤導人去理解這個世界。一個盲人只會覺得世界是漆黑一片的,一個聾人只會覺得世界是寂靜無聲的。
慾念隨五感而生,“有”、“無”之說都是隨個人慾念而執著於兩端。慾無恆常,唯無慾能觀事物之妙,隨之而變化;有慾者為事物所牽引。
故無慾無念者能觀看到事物的真相至理,以其能客觀之故。


乾道無形,以其道為天地之始;坤道載物,以其道為萬物之母。坤予成形,乾予生化;乾坤交泰,以生萬物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